我执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一个人因为生活的困惑,对人际关系的不解,对身份的焦虑,对事业与爱情的渺茫,不能自拔,而开始关注自身的存在。 一切外在筑成一道迷宫,他将自己困于这道迷宫中,思考一个问题 -- 生诸烦恼,皆为我执,若我不复在,痛之焉存。他当然听过这么一个传说 -- 有一种宝马,当他们受到过分刺激时,或过度疲劳时,会本能地用牙齿咬开一根血管,以便呼吸得更欢畅一些。然而,宗教的情操让他不敢自断生命。他的理性也安慰他,死亡,不一定是肉体生命的终结,而是 ‘我’ 的消失。


阿根廷作家波赫士的自述 《波赫士和我》 里有这么一段记述了波赫士的困惑:‘我’ 的一切作为到最终也会被 ‘另一个我’ --也即是 ‘波赫士’--据为己有。‘我’ 本来是生活和写作的本体,而 ‘波赫士’ 是作品和职能所能集合起来的一个名义和身份。可是,结果却注定要本末倒置。比肉体存在的顽强而恒久的,是 ‘波赫士’而不是 ‘我’。‘我’ 的命运是消失和被遗忘。


读到这里,他似乎看到了一曦曙光 -- 如果自我消失也有其正面意义的话。即然自己懦弱如此,那只好诉诸于创造另一个 ‘我’ 来让本体消失。只要那个 ‘我’ 越存在,‘真我’ 就会越渺小,直到有一天被完全代替。他曾经和朋友调侃说自己疲累的原因是因为 ‘另一个我’ 占据了他太多时间,真正的他不能好好休息。现在他放弃了这种拉扯,在这刻,心肝情愿地放弃才是解脱的最好方式。

1 comment:

*Sijie* said...

对我而言,“真我”和“另一个我”都缺一不可。若说“真我”是我的本性我的根,那“另一个我”就是浦露在外的叶子,形成完整的“我”。“生诸烦恼,皆为我执,若我不复在,痛之焉存”。。。我的生命之所以完整,在于我又喜怒哀乐。。。执著于如何摆脱烦恼,何尝不是一种执著?我还是喜欢有喜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