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

写评论文章的人多,好看的却难求。

太多所谓的评论人把文章写白了。光秃秃地报道一件事情,加些数据唬唬人,再写一两个个人观点或把别人的冷饭炒一炒,那多无味,也无谓。

写文章嘛,要像唱歌。同一首歌给不同歌手唱就该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同一件事情给你评一评,文法,修辞,文字语气,文章结构,关注点切入点要有个人风格,那读的人才过瘾。

在我看来大多数写评论文章的人习惯就事论事,单刀直入,理性的头脑做文章时反而忘了文章的可读性还要靠其他感性因素来衬托。如能引经据典,又能作东西方对比,再加些行文技巧,软硬兼施那必大大为文章加分。

所以我说,写文章哪有那么容易?

5 comments:

anna said...

小原学长说的正是!

我喜欢你的文章如唱歌一说法。
艺术的美感就是表现手法,2000年前的人在写爱,两千年后题材仍然未变,这便是因为彼此的表达形式不同;给与同样大小的空间于人布置,有的像皇宫,金碧辉煌;有的像仓库,杂物堆积,一个框架下,呈现不同的姿态。

关于可读性,既然文字与音乐一样是一种时间艺术,便是需要一把声音在线性时间中实现。文字有音有义,在吸取意义养分的同时,行文参差音节跌宕,不失为阅读的一种享受。

语言基本上有他的局限性,他不能在视觉上给予精准的图像,只能通过描述、暗示,唤起人已有的经验去联想,严格来说,用于眼睛却描绘一个人的外貌或一片风景是做不到的,唤起的只是建立在个人认知上的印象,是一种想象的艺术。所以,除了你提及的可读性,我更喜欢,可看性的文章。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好呀!

anna said...

汉语拼音输入订正:
用“于眼睛却”描绘一个人的外貌-〉用“语言去”描绘一个人的外貌

Unknown said...

果然,文字是你的专业。这“可读可看性”我还没有推敲过。

如真要放在一起比一比,文字的可塑性则大大高于音乐图像。文艺载道嘛。文字给予的想象空间比图像强,这是我们做图像的不得不承认的。所以俗语才说:“画公仔不要画出肠。”

我觉得这想象的空间就表现在水墨画的意境里。

做文章如能到此意境,则达到其可“看”性。

生活及艺术之可爱就在于各有各美。能看能写能画能听能唱,人生之大乐啊!

老顏 said...

我也来补几句。

文化以三种形态流传,先是口传文化,再是视觉文化,然后文本文化。

文字和图像,各司其职。

贡布里希说:图像优于文字。图像的唤起能力及传播的速度与宽广度,其他文本难以匹及。因为它具备仿真(摄影)甚至超现实(电影)的特质,容易让人看了过目不忘甚至深信不疑,看看欧洲五百年的写实宗教绘画及BBC的海底纪录片还有好莱坞的超人系列即可知,我没看过亲眼耶稣、鲸鱼与超人,但我深信他们的存在。

可是图像却无法取代文字的描述功能。在一副画里,缺乏文字的图像只能通过各种形体与色彩的并置去暗喻现象,唤起与对象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这种唤起,将受民族与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及符号象征所限制。(虽然如今电影也具备描述功能,不过一部少了文字的默片,只允许唤起有限制的情绪)

图像没办法通过描述来传授人类目前累积下来的精华与知识,也没办法促进高级的思考。

Unknown said...

这就是我说的风格。

看,同样的文章,不同专业的人的介入点就不同。

做教育的对文字音韵有个人要求;搞艺术的就对观看这事有见解。

这南人北北人南,不同行业的人写的评论文章就有不同的火花。像我偏爱的梁文道常以哲学社会学及文化观点评时事,本地的欧阳文峰也常从逻辑法则切入文化宗教课题。

先站稳了阵脚,再以自身的专业为发力点,文章的张力就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