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的谜思(一):长不大就等于有创意


照片来源:http://hk.myblog.yahoo.com/yimwing608/article?mid=16&fid=-1&action=next

如果研究成人礼这一习俗,我们会发现成人礼在古代的社会是多么的重要。


所谓成人,即生理上发生变化,男性开始骨骼发达身材健硕;女性则来潮,乳房成型。这生理上的变化时间是创造者制定的,每个人的时间差不多。生理上的变化是成人的迹象,心理上,也必须给予坚定,这坚定仪式,即为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非常有象征意义,也通常逃不过皮肉之苦。皮被割开,血流下,代表一种成长的挣扎,像蝴蝶破茧而出,刀子不只划破发肤,也割断脐带。迎接成人的,为劳作,为社会责任,为传宗接代。


纵观世界各民族部落的成人礼多数发生在十五岁左右。以现代角度来看,不就是中三的黄毛小子黄毛丫头。想象你家小弟或邻家女孩,那还青涩的面孔,未张齐的牙,在古时,甚至今天的一些部落,他们已是扛起重任的社会一员。


启蒙运动及现代教育似乎托慢了这成长。我们都毫不疑问地接受法律上十八岁为合法年龄,但这合法年龄除了代表你要负一些法律责任,对大多数人来说,他像是无意义的。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我们更能接受一个人步入社会工作后,甚至乎在成家过后,他才被称为成人。而象征着脱离裙带的现代成人礼,就是那越来越长的求学阶段。


一次性的仪式被摊开来分期偿还。比起那需要毅力与决心的古代成人礼,少了皮肉之痛,成长发生得不知不觉,不痛不痒,也就没有了其象征意义。我们也越来越开明,越来越放任成长这回事,难怪成长的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


甚至乎,早熟,是不好的。少年老成,是贬义的。我们这一代人要扛起社会责任的年龄越来越迟,我们看到中学生还抱着洋娃娃,大学生还在玩中学生游戏,成年人还锒锒铛铛。。。我们也 看到歌手唱着“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


香港的媒体发明了个新英文单字,叫kidult,用来形容长不大的成年人。日本也有个舶来名词,叫lolita。被冠上这些称号,突然间,长不大等于有创意,长不大等于时尚,长不大也跟着合理化。发明这套理念的人大概是一生最求画得像孩子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但这影响着世界的大小孩的智商绝对高于许多同代人。纵然我们能从许多创意人身上看到赤子之心,但是别傻了,千万不要以为长不大就等于有创意。


聪明的犹太人要求子女诵读经典,三五岁就开始背诵《希伯来圣经》,《塔木德》,《托拉》;阿拉伯的儿童也从小被教育《古兰经》。本来这博大精深的经典与儿童格格不入,怎地在古文明地却成了儿童启蒙教育书。追根就底,我们都低估了儿童的智商及接受能力,不断的灌塞他们过多的技能,却忘了给与他们那打开智慧的钥匙。结果,一代又一代的人越来越长不大,一代又一代长不大的人不停地生产长不大的下一代人,而他们活在筑起的围城内慢慢老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