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现代消费主义挂帅的年代,产品展销会也可以是art show。像许多后现代大师把消费社会之人的价值心态定义为“I shop, therefore I am。”一针见血地把这一意识形态总结(当然,这些大师剖析时大多报着客观语调)。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什么样的定位与“谁”在消费这一品牌有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消费同一样产品的满足感会每况亦下,在边际效应(The marginal effect)不断递减的情况下,为了刺激再消费,那必须让消费者消费同一样产品得到更多附带的满足感。所以大品牌都喜欢找名人代言,这就是一种“明星效应”。而就以上逻辑,消费的人在无形中除了得到消费此产品所得到的满足,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消费身份”。
又所以,artist crossover不是一件新鲜事。产品展销会也可以是art show。当NIKE选择与本地设计师合作很让我们惊讶。毕竟在这片不鼓励创作的土地上,这样的机会是罕见的。
当然我们并不有名气,but who cares? 大家只是大概地知道是designer, 有型,happening。。。
我们还是做得非常认真。说了是一场show,我们很清楚地知道show与exhibition是有差别的。我们的关注是,除了须引起观看的兴趣,还必须能“感受”。也因为此,我们挑战了之前没有尝试过的多媒体装置,务求在短短的逗留时间内让参观者“感受”。所谓“感受”,即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的刺激。
我们的装置作品包括了三个部分,属视觉感受的影像及布上绘画;属听觉感受的音乐及属触觉感受的涂鸦。为了助兴,画家即兴绘画也成了吸引观众的项目。出席者的反应及参与证明我们的概念是可行的。以其所出席者是来“看”什么,更贴切的是他们来“感受”,“参与”什么。在读图的时代,没有人会认真地观看,人们要的是当下即刻的“感受”。许多后现代艺术家非常清楚这一点。
这个年代啊!除了要会创作,还要会搞噱头。。。
2 comments:
但愿别只记挂着噱头,而忘了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在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即生而为人的本质意义上。
想是tuning的问题,平衡得好应该矛盾不大。
至于人生而为人的本质意义问题,这方面教会可是常常提醒啊!
Post a Comment